自人類1901年開始使用吸塵器以來,Dual Cyclone TM是最具突破性的科技發明,Dyson氣旋以高速旋轉空氣的結果,高速的離心力將灰塵及垃圾甩出氣流外,並將垃圾蒐集在集塵筒中,而非卡在集塵袋或是濾網上。
能夠產生高速離心力的圓錐氣旋筒,徹底取代傳統容易阻塞灰塵的集塵袋;Dyson外側氣旋會先將較大的灰塵甩出氣流外,緊接著內側氣旋藉強大的離心力更進一步將危害人體的細小灰塵與空氣分離。
因此,不像其他吸塵器,Dyson永遠沒有阻塞的問題且能保持永不衰弱的吸力,有效吸走更多灰塵。
Dyson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工廠位置圖
Dyson英國公司位置圖
為了更瞭解我們銷售的產品–
戴森工廠參觀–2009/03/03一早從新加坡前往馬來西亞工廠DMSB
馬來西亞工廠DMSB大門
由Sean Roinson,,全球業務總經理接待歡迎,再由會華語的工程師介紹產品(DC12, DC16, DC22, DC24),
並讓我們就產品銷售和使用時的問題提出問題,雖然有太多他們認為「不可思議」的問題,
例如:清洗後集塵筒可以曬太陽嗎?
多久集塵筒才會乾(基本上不需要常洗的集塵筒,台灣人卻很愛清洗)?
可以殺死塵蟎嗎?或是昏而已)?
吸蟑螂?蟑螂會死(or昏)?
吸蜘蛛等昆蟲?…
但是他們很有耐心和禮貌的聽完我們的抱怨,答應要反映給公司上層。
#其中一個結論是:各國人使用習性不同,因人而異,原則上公司建議集塵筒約1個月清洗一次即可。
各式各樣品牌的吸塵器
知此知彼 百戰百勝
厚紙板所打造的吸塵器實驗模型
尼龍模型機,很像塑膠!
實驗模型
測試機台
這就是Dyson研發過程降低成本要訣之一。
Dyson把營業額的30%投資在研發上,Dyson馬來西亞工廠有大量員工專門測試吸塵器的各種功能的耐用度。
只見員工一次又一次的”摔”機器,感覺就像搞破壞,而不是在工作,還有吸頭測試,試驗地毯上的吸塵效果,
實驗室也針對日本,實驗禢禢米上的吸塵效果,所有的測試都是根據實驗室裡的IC標準流程手冊進行,
還有測試重複開關集塵筒1560次、測試按鈕耐用度2萬次等,這些都在模擬吸塵器使用相當於20年左右時間。
用完午餐隨即參觀工廠VSI,這是吸塵器模子射出成型的加工廠,由華人經營,工廠規模設備皆是高標準,
據他們的工程師表示,Dyson吸塵器每個連結環節都有測試(約45~60道測試),所以它的成品良率幾乎是百分百,吸塵蟎是99.9999%(比日系多0.0099%)。
呼~真的是很多東西~~
(未完待續…)
補充
James Dyson的設計理念:
產品的科技決定產品的外觀,我們並不會去用設計師去著重造型部分,
產品的外型完全是「工程師」決定,外型跟機械構成是密不可分的。
,設計是從功能衍生出來的,而不是美麗時髦的外觀。
所以Dyson在設計產品時,會先決定功能,然後才就此決定外型,
日系吸塵器有精緻的噴漆塗裝,Dyson產品外觀完全沒有噴漆塗裝,
而是在射出材料上有特殊配方,不但經久耐用,還可節省成本、降低不良率,達到環保訴求。
然而塑膠產品都會有模流線影響外觀,但是Dyson不怕這樣的外觀瑕疵,因為產品內在功能更重要。
也因此設計出具未來感且色彩豐富的Dyson吸塵器。